如何创新国企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如何创新国企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是国有企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有力保证,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好坏决定着企业的发展。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力度的不断加大,干部职工的活动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高职工素质,找准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有针对性地创新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把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企业生产与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使国有企业在竞争激烈、复杂多变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这是当前摆在国有企业党组织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一、国企职工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国企改革发展的进程中,职工岗位面临重新调整,新问题、新情况会相继出现,部分干部职工思想上出现波动,对发展前景信心不足,不思进取。主要表现形式如下:

(一)传统的职工教育方法形式单一,与职工思想变化速度不相适应。一是与业务工作结合不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结合实际业务来研究职工的思想实际,也就拿不出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往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能事倍功半。二是与基层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不够。当前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等、靠、要现象,即等上边文件、靠上级督促、要领导指示,工作推一推动一动,更别说主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去了解干部职工的思想状况和思想问题。三是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不够。部分单位还是习惯于沿用传统的旧的思想政治工作手段和方法,单一地讲道理、学理论,不能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创新观念、创新方法、创新制度,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平平淡淡,缺乏生机与活力。

(二)企业组织保障力度不够,与职工个人目标不相适应。当前,国有企业在思想政治工作的保障体制方面大多是在“软措施”方面下功夫,常常是召开会议、制定文件、发出号召、提出口号、舆论宣传等,而在“硬措施”方面还存在差距,严重制约着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一是缺乏硬的制度。思想政治体制还没有形成一套全新的、与实际工作发展相配套的硬的体制,思想政治工作效果评估机制、职工素质评价机制及保障机制等还没建立健全。二是缺乏硬的管理层。单位管理层存在管生产不管思想,管思想不管人,管人与管思想的不统一,造成思想政治工作的弱化。三是缺乏硬的投资。部分企业一提起组织开展主题教育、加强文化建设等,就觉得浪费经费,从而少开展甚至不开展“花钱”的活动,造成职工集体荣誉感淡薄、团队精神弱化。

(三)企业缺乏有力的激励机制,与大多职工现有的工作心态不适应。部分职工在当今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下,人生观、价值观偏离“航线”,价值取向趋于功利化,讲求的是付出和获得的对等,而企业能够提供的实现个人价值的渠道单一、狭窄,造成思想政治工作软弱无力,难以解决实际问题。一是岗位激励机制不健全。二是急功近利思想严重。三是部分职工对职业规划不清。

二、创新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路径思考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是国有企业转型跨越发展的基础,国有企业要发展,思想需先行。因此,国有企业必须把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路径渗透到现实工作中。

(一)以人为本,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增强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首先应在深入细致上下功夫。无论是上级布置的专题教育,还是常规性职工思想教育,管理层都必须高度重视,并经过充分准备和广泛调查研究,把人员的思想情况摸准,把要解决的教育问题抓准,把教育的实施方案定准,在这三个基础上实施教育,才能使教育活动受职工欢迎。其次,在具体实施上不套模式。实施思想教育的目的要明确,解决的问题要具体.最后,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该随时注意职工的思想变化,在教育活动后要准确地反馈信息,对通过教育已解决的思想问题,应注意总结,加以巩固,避免造成思想政治工作和经济工作“两张皮”现象。

(二)区别对待,增强教育工作灵活性。由于行业不同,职工的思想水平、性格特征也不尽相同,接受教育时的理解能力也不相同。因此,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有选择地确定思想政治工作的时间、内容和方法,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三)创新方法,推动教育工作积极开展。按照“诚信、务实、创新、高效”的核心价值观要求,牢固树立创新意识。一是要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结合“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突出服务意识,通过积极的服务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广大职工心中。二是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职工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力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转化为职工群众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

(四)强化机制,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由之前所列问题可见,建立和完善制度对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意义重大,制度化的缺失严重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一要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合理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经费投入,并列入年度经费预算,实现专款专用,有利于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牢固而强大的物质保障。二要建立激励竞争机制。通过在交流轮岗中引入竞争机制,创造出良好的“能下”、“能出”环境,真正使干部产生危机意识。三要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评估机制,详细分列指标体系,并细化、具体化指标,明确内容,逐项设定评估等级,确保评估工作全覆盖。

总而言之,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适应新的形势,与时俱进、以人为本,并将思想政治工作围绕和服务于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努力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更好地为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动力和政治保障,共同为“中国梦”而奋斗。



版块链接